滴定管的基本知识:
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管为一细长的管状容器,一端具有活栓开关,管上具有刻度指示量度,用来指示滴定时自管内流出滴定液的体积,一般在上部的刻度读数较小,靠底部的读数较大。常量分析用的滴定管为50ml或25ml,刻度小至0.1ml,读数可估计到0.01ml,一般有±0.02ml的读数误差,所以每次滴定所用溶液体积最好在20ml以上,若滴定所用体积过小,则滴定管刻度读数误差影响增大;10ml滴定管一般可分为0.1ml和0.05ml两种刻度,用于半微量分析,读数可估计到0.005ml;微量分析通常采用微量滴定管,其容量为1~5ml,刻度小至0.01~0.02ml,可估计读到0.002ml。在容量分析中,若消耗滴定液在25ml以上,可选用50ml滴定管;10ml以上者,可用25ml滴定管;在10ml以下,宜用10ml或10ml以下滴定管。为减少滴定时体积测量的误差,一般标化时用50ml滴定管,常量分析用25ml滴定管;非水滴定用10ml滴定管。滴定管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,还有一种通用型滴定管,它是带有聚四氟乙烯旋塞的。
酸式滴定管的下端为一玻璃活塞,开启活塞,液体即自管内滴出。使用前,先取下活塞,洗净后用滤纸将水吸干或吹干,然后在活塞的两头涂一层很薄的凡士林(切勿堵住塞孔)。装上活塞并转动,使活塞与塞槽接触处呈透明状态,再在活塞尾端套一橡皮圈,使之固定。
碱式滴定管的下端为橡皮管连接一支带有尖嘴的小玻璃管,橡皮管内装有一个玻璃圆球。用左手拇指和示指轻轻地往一边挤压玻璃球外面的橡皮管,使管内形成一缝隙,液体即从滴管滴出。挤压时,手要放在玻璃球的稍上部。如果放在球的下部,则松手后,会在尖端玻璃管中出现气泡。
一般的滴定液均可用酸式滴定管,但碱性滴定液因会使玻塞与玻孔黏合以致难以转动,故碱性滴定液宜用碱式滴定管。具有氧化性的溶液或其他易与橡皮起作用的溶液,如高锰酸钾、碘、硝酸银等,不能使用碱式滴定管。目前,普遍使用的为带聚四氟乙烯旋塞的通用型滴定管,具有耐酸、耐碱、耐氧化等优点,几乎对所有的滴定液均适用。
滴定管的使用步骤如下:
(1)选择容积适合的洁净滴定管,检查确认滴定管不漏液。
(2)滴定前,先用少量滴定液润洗滴定管3次,然后将滴定液装入滴定管,应超过0刻度线以上,放液除去滴定管尖端的气泡。
(3)滴定管使用时应保持垂直的位置,左手轻轻旋开活塞,放液至凹液面与0刻度线相切,关闭活塞,拭去滴定管尖嘴悬挂液滴。
(4)滴定时,左手轻轻旋开活塞,使滴定液呈液滴状落下,边观察实验变化,边控制滴定液用量。
(5)滴定至终点,保证视线、刻度线、液面的凹面最低点要在同一水平线上,及时读数。
(6)滴定管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,晾干。